圖說:圖為南靖縣船場鎮西坑村全民健身步道
東南網漳州8月11日訊(本網記者李姍姍文/圖)“我來到這里駐村工作生活也有一年多了,村里的十八座土樓各自住了哪些村民我都很清楚……”福建省體育局派駐南靖縣船場鎮西坑村擔任第一書記的林偉杰對這片土地充滿感情。
2021年7月,福建省體育局選派了多名干部擔任駐村書記。這一年來,他們將敢拼會贏的精神和高度負責的工作態度帶到了各自駐村工作點,在基層一線扎實工作、助力鄉村振興。
因地制宜打造鄉村振興集中展示帶
步入西坑村,一座名為西川樓的方型土樓被一條清澈小溪環抱其中,兩岸建設有健身步道,不少健身器材點綴草叢間,駐村干部林偉杰正在檢查器材的使用情況。
西坑村位于船場鎮西南部,距南靖縣城25公里,全村共有人口1731人。林偉杰介紹道:“村民主要經濟來源一是種植蜜棗,二是傳統農業種植及外出務工!
產業結構單一、人居環境亟待改善是西坑村發展面臨的兩座大山。為此,林偉杰和村支書陳志輝多次組織黨員干部入戶訪問、傾聽民意,依托西坑村豐富的溫泉、森林、古村落等資源,以民俗體育文化為基準,利用體彩公益金結合鄉村振興項目,重點打造“民俗體育文化基地-西川樓青少年夏令營基地-溫泉養生旅游基地”三大基地。并利用“全民健身步道”“親子童趣主題河道”串點成線,建設成“一村一線、一線多點”的鄉村振興集中展示帶,形成宜居、宜業、宜游鄉村旅游示范帶。
林偉杰結合自身工作背景與經歷,積極向上爭取資金、招引項目。2021年,福建省體育局投入45萬元體彩公益金,用于西坑村建設總面積800平方的民俗體育室內及室外民俗體育基地;2022年投入30萬元用于全民健身步道及親子童趣主題河道。
目前,初步西坑村已建成西川樓1、2期青少年夏令營體育教育基地,開展庵前溪至下張溪沿線的生態水系保護開發,整治村內旱廁、豬圈、殘垣斷壁等廢棄建筑,全村主道路安裝230盞太陽能路燈,并拓寬和硬化農耕道等等。
“以前我們家門口都是豬圈,臭烘烘的!贝迕駝⒑推秸f到,“現在環境好了,農閑時候我們還能去小公園逛逛,鍛煉身體,孩子們也更喜歡回老家看看!
談及西坑村下一步發展計劃,林偉杰表示,將持續提升生態觀光茶園建設,利用溫泉資源提升光魚人工繁殖養殖技術,提升蜜棗種植產量,著力開發生態體育研學產業,吸引更多青年人返鄉就業、創業。
圖說:圖為南靖縣和溪鎮坂場村革命史跡陳列館
黨建引領跑出鄉村振興“加速度”
距離西坑村一小時車程的南靖縣和溪鎮坂場村,是省級鄉村振興示范村。近年來,坂場村發揮山清水秀生態美的獨特優勢,因地制宜發展花卉苗木產業,積極打造“紅色 綠色 特色”的“多色”坂場。
2021年7月,范霖經組織選派到南靖縣和溪鎮坂場村擔任第一書記。初來乍到,范霖就坂場村的情況進行了大量走訪了解,隨后他與村干部一起謀劃坂場村未來發展,計劃將部分土地重新整理規劃,形成單一花卉品種種植的區域規模性。
為拓寬花卉苗木銷售市場,身為視頻制作“門外漢”的范霖,開始嘗試視頻拍攝與剪輯。在他的鏡頭下,村中美景、農民勞作和花卉苗木是三大主角。視頻發布后,吸引了不少外地游客前來一探究竟。
目前,坂場村全村種植花卉苗木面積超6000畝,其中本地種植3200多畝,外出租地種植2800多畝。注冊“漳和”牌花卉苗木集體商標,由黨員帶頭組建一支20多人銷售隊伍,引導種植戶線上、線下雙線推廣產品。2021年,村民年出售苗木3000萬棵,人均增收14000元。
百姓錢袋子鼓起來,精神生活更要富起來。坂場村以黨建為引領,抓實紅色教育、文化振興,積極打造鄉村振興新樣板。
“我們面前這株大榕樹下,就是當年游玉春烈士犧牲的地方!狈读亟榻B,“游玉春同志1932年參加革命,曾任紅軍游擊隊聯絡員,帶領婦女為紅軍送糧送情報,就義時身懷六甲,年僅28歲……”
近年來,坂場村積極探索紅色旅游與鄉村振興相結合的有效途徑。在范霖的推動和參與下,原南華區蘇維埃政府遺址、坂場鄉蘇維埃政府(坂場鄉革命委員會)遺址、革命烈士游玉春就義處等歷史遺跡經過修繕,形成大榕樹紅色文化廣場和坂場村革命史跡陳列館等。
緊挨著紅色文化廣場的是一處農民體育公園,村民閑暇時總會在這里活動消遣。來自福建省體育局的范霖,有針對性地制定坂場村新時期的鄉村振興計劃,聯系后方單位爭取資源。2021年福建省體育局投入體彩公益金45萬元,建設坂場村農民體育公園;2022年投入體彩公益金30萬元,建設坂場村體育健身步道。
這些體育場地的建成,進一步滿足坂場村群眾日益增長的體育健身需求,優化坂場村的人居環境,力爭把坂場村打造成產業興旺、生態宜居的富美鄉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