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您現在的位置: 我愛福建 > 旅游景點 > 正文

非凡十年│崛起“五福新城”放歌“全家福安”

發布日期:2022/10/5 16:28:22 瀏覽:

福建旅游

建設中的溪北洋新區和福安一中新校區吳慶堂攝

福建旅游

“多彩漁村、海上田園”景象吳慶堂攝

福安市灣塢半島崛起不銹鋼千億產業集群。吳慶堂攝

十年奮楫,滄海桑田;十載春秋,不負韶華。

黨的十八大以來,福安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多上幾個大項目,多抱幾個‘金娃娃’,加快跨越式發展”和“努力走出一條具有閩東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的殷切囑托,念好“山海經”,抱好“金娃娃”。

10年來,福安進位爭先,經濟總量連續五年穩居全省前十,成功躋身全國縣域經濟百強縣和全省縣域經濟實力十強縣行列,地區生產總值由2012年的276億元增加到2021年的680億元,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攀升。

產業融合發力,“五福新城”崛起!霸诩涌旖ǔ僧a業高度融合的富強福安的同時,鄉村百花齊放的振興福安、交通四通八達的便捷福安、山海和諧交融的綠色福安、社會宜業宜居的智慧福安穩步推進!备0彩形瘯浿芟殪髡f。

積蓄新動能,實力大躍升

不銹鋼新興工業產業一路高歌猛進的同時,福安大力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引導推廣數字化、智能化、網絡化、綠色化,出臺一系列政策扶持舉措,助力電機電器(含按摩器)、船舶修造、食品加工、冶金鑄造等傳統產業提升整體競爭力。

為加快電機電器產業轉型步伐,福安市有關部門主動靠前、優化服務,以更實舉措幫助企業紓困解難。

對基礎能力好、優先改造的示范企業,福安市采取“一企一議”,通過標桿引領帶動電機電器企業“提速換擋”,向“智造”要活力。

今年4月,受新冠疫情影響,福建亞南電機集團加大氫能源電機、燃料電池等領域產品研發未能按計劃實施。了解相關情況后,福安市通過信用免擔保形式為企業爭取1000萬元的資金支持。

“這次貸款根據集團科技獲獎成果進行打分評級,解了我們沒有足額抵押物擔保的后顧之憂。這筆貸款將用于集團科技研發,加快產業升級!眮喣想姍C執行副總經理馮茂會說。

無獨有偶,福安市力德泵業有限公司憑借“一種磁力泵”發明專利,成功申請到80萬元貸款,有力支持了新技術、新產品研發生產。

電商產業、數字文創等新興行業異軍突起,福安連續多年上榜全國電商百佳縣。2021年,福安市通過公共網絡實現商品零售額9.32億元,同比增長6.8。目前,福安市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數字文創產業園已建成投用。

去年以來,福安圍繞企業生產經營和項目建設的痛點難點堵點問題,深入開展“千名干部進千企”“提能級、攻項目、優服務”和19個專項行動,引導干部沉下去、服務提上來,“放管服”改革向縱深推進,躋身全國營商環境百強縣行列。

振興有力量,繪就新圖景

每逢雙休日、節假日,福安市松羅鄉金山村就特別熱鬧,這里依托天然大峽谷建設的玻璃天橋、百米懸崖玻璃棧道、玻璃水滑道以及高空秋千、叢林穿越等特色旅游項目吸引大量游客;而緊鄰鄉政府所在地的嶺頭村天池草場原本是一片荒山,如今已變身為鄉村休閑旅游的“網紅”打卡點……去年以來,該鄉旅游產業增加值達1760萬元。

從發展晚熟葡萄種植業,到榮膺“南國最美葡萄小鎮”稱號,再到如今風生水起的鄉村旅游業,地處偏遠山區的松羅鄉將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實施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成為福安鄉村美麗蝶變的縮影。

依托獨特的資源稟賦,福安全力構建以茶葉、葡萄為主的“2 N”特色農業產業體系,通過“抓兩頭、帶中間”,縱深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推動鄉村產業全面振興,著力構建“一村一品、一鄉一特色”農業產業發展格局,形成了賽江沿岸萬畝設施葡萄產業園、磻溪兩岸岳秀臍橙產業帶、西部地區萬畝穆陽水蜜桃種植基地等特色農業發展格局,中國紅茶之都、中國特色巨峰葡萄之鄉、中國畬族文化之鄉等發展名片影響力日益彰顯。

圍繞打造“全國知名山海旅游福鄉福地”目標,福安加快構建“全家福安”全域旅游格局,打造生態休閑游、畬族風情游等五條特色旅游線路,同時舉辦形式多樣的農事體驗活動,讓游客暢享春賞桃花源、夏采葡萄果、秋游葡萄溝、冬逛臍橙園的農旅融合新樂趣,為努力走出一條具有閩東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貢獻“福安路徑”。

出行更便利,幸福再加碼

在夯實農業產業基礎的同時,福安下大力氣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鄉村公路,不但被列入“四好農村路”全國示范縣,農村公路“路長制”還入選交通運輸部15個農村公路“路長制”典型案例。

如今的福安,城鄉基礎設施建設水平顯著提高,公共服務設施不斷完善,“公鐵港”三位一體的通江達海交通體系初步形成,公路總里程近2000公里,境內12個高速樞紐互通讓交通“血脈”更加暢通。

秉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福安加大城市綠道、生態公園等生態產品供給,建成全國首條“智慧河湖”穆陽溪,“智慧河長”成為全省先進典型,“海上田園、多彩漁村”美麗畫卷徐徐展開,先后獲得全國綠化模范市、全國百佳深呼吸小城等榮譽稱號……

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全家福安”的美好祝福,福安著力解決群眾身邊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增投入、補短板、兜底線、促公平,讓人民的日子越過越舒坦、越過越紅火。

每當夜幕降臨,連接福安老城區與富春溪西岸新區的棲云大橋,在五顏六色的夜景燈光勾勒下酷炫迷人;漫步東湖公園、富春溪濕地公園和溪北洋五福公園,東百商業中心、奧體中心、福安大劇院等一批地標建筑拔地而起,美不勝收……(記者單志強通訊員陳雅芳吳慶堂)

數說福安這十年

地區生產總值

2012年276億元

2021年680億元

年均增長9.1

全部工業增加值

2021年380.78億元

為2012年的2.5倍

一般公共財政預算總收入

2012年26.5億元

2021年62.6億元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012年22575元

2021年43748元

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012年9458元

2021年22211元

三次產業結構

2012年12.5∶60.2∶27.3

2021年8.5∶63.2∶28.3

農林牧漁業總產值比重

2012年56.9∶7.3∶7.8∶26.8

2021年52.8∶7.3∶7.1∶31.6

水果產量

2021年23.57萬噸

是2012年的1.3倍

年均增長3.2

各類幼兒園

2021年100所

比2012年增長44.9

普通高中在校生

2021年8.28萬人

比2012年增長42.9

常住人口城鎮化率

2021年62.6

比2012年提高2.6個百分點

(本組數據由魏玲霞整理提供)

工業提檔升級農業穩中向好

福安市委書記周祥祺福安市市長黃其山

“十四五”期間,福安經濟社會發展總的目標是:全市發展速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9以上,力爭到2025年突破千億大關,在全國縣域經濟百強縣的位置明顯前移。

產業結構更加優化,增長動能顯著增強,發展空間有效拓展,生態環境持續改善,民主法治建設更為健全,社會文明程度不斷提升,人民生活更加富足,努力把“五福新城、全家福安”的發展目標變為現實。

產業融合快馬加鞭

強化龍頭引領。打造世界知名不銹鋼城,著力推動一批產業鏈重點項目實施,在“延鏈、補鏈、強鏈”上下功夫,建設國家級不銹鋼產業冶煉中心、加工中心、創新研發中心、檢測中心、交易中心,提升全產業鏈條質效,確!笆奈濉逼陂g全產業鏈產值翻一番達到2300億元。加大銅材料產業鏈項目的建設及引進力度,構建集銅精礦貿易、銅冶煉、銅鋁精深加工、再生循環產業為一體的全產業鏈條,力爭再造一個千億集群。加快融入寧德四大主導產業發展格局,主動承接鋰電新能源、新能源汽車等產業轉移,打造更多高質量發展的硬核支撐。

實施復興計劃。堅定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重振“中國中小電機之都”“中國紅茶之都”“全國民間船舶修造基地”雄風。電機電器產業加快智能制造和兩化融合,向超高效電機、稀土永磁電動機、新能源驅動電機等方向轉型升級;船舶修造產業加大整合重組力度,重點發展高端特種船、遠洋漁船、游艇等高新技術船舶;食品加工業向高效化、精細化發展,提升產品附加值;大健康產業要加快向大數據智能醫療、健康醫養、精品體育等方向發展,拓展跨境電商等營銷新模式。

培育新興業態。充分發揮福安區位優勢,著力發展海洋經濟,拓展通江達海的水路交通運輸,完善港口集輸運體系,積極培育海洋工程裝備等新興產業,打造白馬港臨海工業片區;鞏固提升海上養殖綜合整治成效,大力發展現代生態漁業,推進漁旅融合,發展一批集文化體驗、休閑度假、健康養生于一體的“水鄉漁村”,加快構建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現代海洋產業體系,努力建設環三都澳灣區海洋強市。充分發揮福安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和數字文化產業園的平臺作用,加快發展數字經濟,培育網紅經濟、社區電商、農村電商、短視頻等新業態。

升級園區平臺。充分發揮工業服務隊作用,加快推進工業園區標準化建設,形成新的集聚效應和增長動力。推動“一區多園”管理模式和“小微園”開發模式落地見效,加快灣塢—溪尾片區、賽甘下片區、鐵湖工業園區三期等重點園區開發,著力打造一批產業示范園。加大“騰籠換鳥”力度,盤活存量土地資源,提升土地集約化利用水平。

農業更強農民更富

聚焦農業強,完善產業體系。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繼續做大做強以茶葉、葡萄為主,水產、果蔬、食用菌、中藥材、林下經濟等全面發展的“2 N”特色農業產業體系,提高農產品的質量效益和競爭力;全力打造坦洋工夫紅茶核心區,大力推進茶樹品種改造、品質提升,推動茶企業在標準化、規;、組織化、品牌化上開拓創新,打響坦洋工夫紅茶品牌;爭創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縣,整合“坦洋工夫茶”“福安巨峰葡萄”“穆陽水蜜桃”等優質農產品,擴大“全家福安”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的知名度、美譽度。

聚焦農民富,拓寬增收渠道。加快培養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深入開展村級集體經濟“提質強村”三年行動,推行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促進村集體增收。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大力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完善農村承包地“三權分置”制度,加快推廣“訂單收購 分紅”等多種利益聯結方式,把以農業農村資源為依托的二、三產業盡量留在農村,把農業產業鏈的增值收益盡量留給農民。

記者手記

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

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這是福安成功的關鍵。

福安取得的驕人成績可圈可點,但困難和挑戰依然不少。比如,主導產業能級還不夠高、傳統產業復興依然困難、沿海山區差距拉大等。我們欣喜地看到,當地主要領導對此有著清醒的認識,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任接著一任干”,不斷強化“等不起”的緊迫感、“慢不得”的危機感、“坐不住”的責任感,創新發展、擔當作為蔚然成風。

發展是第一要務。在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賽道上,福

[1] [2] 下一頁

最新旅游景點
返回頂部
高冷校花的屈辱h文-亚洲av一综合av一区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