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時間為:2022-11-15
福州晚報首席記者江海
福州晚報訊今年春節福州市民熱衷境外游,主要原因之一是匯率變化帶來的“實惠”。然而,對我省諸多外貿企業來說,匯率波動的風險已經逐漸成為橫亙在他們面前的一道坎,對出口造成了明顯的負面影響。
林先生在金山經營一家工藝品出口企業,公司的產品主要銷往美國和歐洲。他說,福州外貿企業一直以來就是用美元來結算。去年下半年,美元結束了長期以來的頹勢,開始一路走強。一開始,隨著美元的走強,企業原有的幾筆訂單利潤在換算成人民幣之后確實增加了。但接下去問題來了,因為匯率波動太大,出口商品的定價成為大問題。因為現在的海外客戶都很精明,美元如果漲了,他們就會要求降價。但對本地企業來說,擔心的問題很多,因為現在工人、的成本都在增加,成本降不下來,而要是下半年人民幣又升值了,那低價接下的訂單就很可能不僅沒有利潤還要虧錢,所以特別糾結。另外,還有一些歐洲國家不在歐元區,他們的貨幣對歐元在貶值,而人民幣對歐元在升值,兩相比較,利潤空間大大減少。
因此,福州不少出口行業人士表示,雖然理論上來說人民幣貶值有利于產品出口,有利于改善外貿出口疲軟的局面,但從他們遭遇的實際情況來看,由于匯率波動幅度擴大,匯率風險給出口帶來的影響也在不斷加大。對于外貿企業而言,更希望的是匯率能夠保持相對穩定的狀態,要么人民幣一路貶值,要么就是企穩,如果波動很大,生意是很難做的。
實際上,統計情況也在某種程度上說明了這一點。2015年第一個月,傳來的我省主要商品出口情況數字不太好看。一月份,我省工業品出口572.3億元,同比下降9.0。其中,紡織品、服裝、鞋、家具、箱包、塑料制品、玩具等7類商品合計出口261.3億元,下降11.9;機電產品出口218.8億元,下降6.7;高新技術產品出口71.8億元,下降9.2。
除了匯率波動帶來的交易波動,賴賬的風險也迅速增加。由于部分國家的貨幣貶值厲害,其進口商拿到貨就虧了很多,往往要求出口方大降價,得不到同意的話就干脆賴賬。這方面,近期福州外貿業已經有不少案例。因此在目前情況下,外貿企業要想在國際市場站穩腳跟,不能再指望“運氣”,而必須調整出口產品結構,提高出口產品的科技含量,增加出口產品的附加值,提升出口產品的品牌價值。